马云去哪了?
自从去年上海外滩事件之后,马云似乎就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了。
记得上一次被媒体拍到,还是在西班牙度假的时候。
不过最近几天,马云却被央媒(人民日报)点名了!
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从2020年开始,全球都笼罩在了疫时代的阴霾中,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
与此同时,市场上的不确定因素增多,导致部分企业开始暗潮涌动。
如果听之任之,损害的可能是老百姓的利益。对此国家也在密切关注市场的动态,将这些萌生在资本中的不确定因素一一揪出来。
以恒大为例:
恒大作为曾经房地产企业的龙头,现在却因为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,背上了2万亿的负债。
按照目前恒大的口碑来看,品牌信誉估计早就一落千丈,试问一下现在有谁还敢买恒大的期房?
如果恒大真的因债务风险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,影响的可不仅仅只是房地产行业,整个上下游产业都将会被波及。
不过话说回来,恒大这件事官方并没有过多地去参与,毕竟这是恒大自身经营出了问题。
但是有些企业却不一样,靠着在市场中的分量想改变规则,这是万万不被允许的。
例如马云的阿里巴巴。
说实话,马云的确是一个传奇,他的人生经历已经成了无数青年才俊的人生标杆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努力奋进。
可就是这样的马云,前段时间却被人民日报点名了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
主要还是和马云的阿里巴巴有关。
淘宝与支付宝彻底改变了国人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理念,同时也是让阿里跃升为世界知名企业的重要工具。
过去,马云是人们口口传颂的企业家,现在这种称呼却变了味,成了“资本家”。
受人指责不说,甚至已经开始越界。
例如前段时间被叫停的湖畔大学,虽然名义上被称为大学,但学员基本都是地位比较高的企业家。
从某种意义上讲,湖畔大学更像是资本家的俱乐部,加入门槛非常高。
试想一下,如果这部分极具影响力的资本家形成闭环,市场势必就会出现垄断,这肯定是不被允许的。
而马云作为湖畔大学的创始人之一,深知这个道理,但只是单纯的交流分享经验也并不现实。
除此之外,阿里巴巴“二选一”的垄断行为确实让人大跌眼镜。
“二选一”顾名思义,选择阿里就不能选择其他平台,选择其他平台就不能选择阿里,这显然违背了相关的市场规定。
最终阿里被罚款,马云也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当然,除了湖畔大学、二选一,还有蚂蚁金服。

蚂蚁金服在创立之初是一家科技企业,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,蚂蚁金服是一家地地道道的金融企业。
说实话,蚂蚁金服能有今天,马云的功劳肯定功不可没,当初无论马云在什么场合几乎都在宣传蚂蚁金服。
但现如今不仅被叫停,马云也在被人们纷纷指责。
尤其是蚂蚁金服推出的花呗与借呗两项功能,使得超前消费的观念在年轻群体中普及开来。
另外,蚂蚁金服想通过金融业务撬动更多的利益杠杆,但风险却转嫁给了银行。
这显然并不被允许。
说实话,阿里的责任说白了其实就是马云的责任,所以才有了人民日报点评马云的事情。
现在来看,马云的确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,而人民日报对于马云的点评也备受关注,给人们输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:
“没有马云的时代,只有时代的马云”。
这句话的确很精辟,马云是时代的选择,上世纪90年代,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马云的阿里乘上了迅速发展的列车。
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的风口,似乎早已不再是互联网。
实话实说,以商人的身份来讲,马云的确是成功的。

但他却想用财富和影响力试图改变规则,改变年轻人的消费理念。
虽说马云已经淡出大众视野,但好像又不曾离开过一样。
马云是教师出身,创业之初依然有着各种品质,可能随着利益与财富的积累,使得马云的心境也逐渐开始变化。
企业家与资本家本就一念之差,人民日报的点评也很好地诠释了马云,是时代选择了他,而不是他创造了一个时代。
不过话说回来,以马云现在的影响力,还是希望他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。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ummeng.org/14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