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和qq是不是一家公司,微信和qq是不是一家公司的?

从GSM模型探究改变思路:昔日的社交媒体“王者” QQ如何突破“孪生兄弟”微信的桎梏?

参考文章:https://www.uisdc.com/why-qq-second

qq的“前世”和“今生”

以前牛在什么地方:功能强大

玩过qq的都知道,qq的黄金年代正是在智能手机还没有开始流行的时候,它可以说是最成功的pc端社交产品,集成了多方面的功能。

可以说,当年只要在电脑上上线了qq,所有的娱乐和社交需求都能得到满足。就比如说,我可以在上线qq后,先点开头像看看自己集齐了几个“太阳”(社交身份属性),然后打开群聊交朋友(多人互动功能),如果有人来找你问电脑问题,还可以使用聊天窗口的“远程操作”工具对对方的电脑进行一番操作,在当时打电话到国外还需要交昂贵的“国际漫游”费用的情景下,qq的视频聊天也可以很迅速地接通信号(远程工具)。

除此之外,还有qq空间、qq游戏、qq秀、qq音乐(娱乐功能)、qq邮箱(办公功能)等等,这些额外的应用都可以通过上线qq一键解锁,尚记得当年的qq农村偷菜已形成社交常态,还有各种“绿钻”、“黄钻”、“红钻”等等,如果要问有什么没能满足的,我觉得就只有线上视频了。

现在优势在什么地方:也是功能强大

到了现在,虽然被人诟病“包袱太重”,但也正是初期从pc端发展的原因,使qq的功能集成从pc端应用传递到移动端,即使是现在的移动端qq app,我认为最大的优点也是功能的完善程度。比如文件传输功能,上传的文件可以比微信大得多;还有语音功能,发出去后可以拖动进度条收听;群聊功能,可以搜索到各种兴趣群,开群聊房间,群聊视频等等等等;动图功能,qq的gif发送体系非常发达,可以连续不断地发动图,像素也很清晰……

为什么被微信比下去了:国民度不够

品牌定位年轻化,多种功能的大型集合使得操作复杂,页面也复杂,与微信相比,qq的注册、支付、聊天、朋友圈的层级都要更复杂、使用也更不方便,尤其对老人家来说,他们没法理解这种“花样百出”。

微信和qq是不是一家公司,微信和qq是不是一家公司的?

现状:月活还行,日活不够

根据腾讯发布的2022年度第三季度财报,qq移动端月活5.74亿,虽然微信月活是13.09亿,整整比qq高出一倍,但跟其他即时通讯app比,成绩还是不错的。但日活却完全不行,跟其他即时通讯app比吧,日活指标这种短时间衡量的数字完全没必要(就那么几个即时通讯app,基本都被微信霸了),把范围放宽些,放在社交媒体app里面比一比,就完全不够看了,不说微信,抖音、微博、小红书等等日活表现都很不错,我甚至没在榜上看见qq……

微信对QQ形成的桎梏

对于一个qq粉丝来说,qq的颓势让我很是“心痛”。

一方面,明明我觉得qq的办公功能更强大,也能满足很多娱乐的需求,但由于社交都在微信那边,所以人都被抢走了。好比我想用qq,但学校信息和家族聊天都在微信那边,就没法长期使用qq。

另一方面,qq以往给人只为年轻人设计的感觉,所以大部分人不信任它,认为它“不严肃”,或者“那只是为年轻人设计的”,亦或者“非主流”“00后”的印象。

可以钻的“空子”

微信的办公功能并没有这么强大,特别是传输文件方面。还有各种pc端工具,也是为了版面简洁而割舍了,用过pc版微信就知道,远远不如pc版qq好用,但由于微信其实也是老年人使用最多的app(就我观察到的),它可以说是为中国人设计的,所以微信基本上多年不大改,qq可以往这个方向思考,除了定位年轻人寻找差异点,还可以往办公集成的投入,因为所谓“累赘”的功能对于常常需要操作的办公一族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,而且,虽然在办公方面,有钉钉、飞书等专业软件的竞争,但是集成多功能的一般也是直接想到微信和qq,它们积累下众多好友,还有腾讯文档、群聊功能等等发展多年的生态,所以也许往这方面发展是有优势的。那么,既能体现办公功能,又要克服不够简洁的问题,就可以从用户体验下手,在维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,让app在重要功能上更好使用。

改变的目标拆解分析

能够突出办公功能,加强办公功能的点击率,提高用户信任度

GSM模型

GSM模型是google的用户体验团队提出的一套指标体系,该模型提出之初是为了衡量用户体验的,后来被广泛用在指标维度拆解上。

Goal指的是目标,要实现什么业务目标;Signal指的是行为现象信号,按照目标采取对应的解决方案后用户会有什么反应;Metric指的是指标了,用户的反应可以用什么数据指标表现出来。

微信和qq是不是一家公司,微信和qq是不是一家公司的?

具体应用实践

目标就是突出办公应用和巩固信任度,相对应的,采取的策略就是:

  • 在视觉上突出图标;
  • 办公板块分成一大类,设定为主要板块;
  • 巧用q群能力,面向办公党和学生党;
  • 把娱乐板块集成为一块变为次重点
  • 行为现象信号对应目标分别是:
  • 办公工具的点击率;
  • 办公板块点击率和浏览量;
  • 办公群和教育群活跃指数;
  • 办公板块点击率/娱乐版块点击率

小结

这是一次练手,试用Google分析模型,发现qq其实是微信诞生后的试验田,不是为了全民化,而是采用精准定位。所以如果改变一直以来的定位就错了,但如果只有年轻只有娱乐,又意味着没有持续发展的潜力,因此,应该可以想象一下有哪些人群还没有被定位到的,哪里存在市场的空白,有哪些方面还可以扩展的,而那个人群需要的东西又是否可以让qq保持长期优势的。

参考

https://www.uisdc.com/why-qq-second

https://me.mbd.baidu.com/r/QohlQ0uuGc?f=cp&u=ca29cfeae19ebccf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ummeng.org/170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