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,我终于下定决定,做一场有价值的写作方法直播。
突破内心阻碍,勇敢迈出了一步,当完成应该做的事情时,体验到了“心流”感。
直播结束后,有小伙伴向我咨询,并果断报名参加年度私教。还有小伙伴给我一个新标签“赋能王”,为此,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。
能给予别人力量,成为别人的依靠是我追求的目标,当真的实现时,我深刻理解了“利他”的意义。

01、拖延,本质是恐惧
人们总说,拖延症是没有奋斗精神的“绝症”。
在我看来,深究本质,拖延症是因为不想被否定的恐惧心。
因为不愿意出现瑕疵,往往会用“拖着先不做”来逃避。
有点扎心,但不是凭空而来的。
你可以观察那些“拖延”的人,共性问题都基于此。
而我一直拖延不做直播,就是不想被大家指指点点。
爱听好话是天性,批评再中肯,入耳时的刺痛还会让我不舒服。
当我用各种理由一延再延,以短视频、日更长文、开办私教课程证明我是努力的。
而不用直播这个更高目标挑战自已,个人IP的打造就少了“加持力”。
没有勇气验证结果,这才是背后真正的原因。
“做与不做”间纠结,不如行动,因为不做,这件事只是“假想”,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。
觉察到自己开始内耗,我立即用行动自救。
先预约确定直播时间、做宣传海报、邀请围观伙伴、梳理直播内容。
当一切准备就绪,内心瞬间敞亮,整个人也轻松了。
立即行动,做好当下该做的事,治愈所有。
拖延能获得短暂快乐,同时也筑起更多阻碍。
敢于试错,创造改进机会。

02、在细节处下功夫
细节决定成败。
什么才是细节,我们很难辨认出来。
直播,就给我上了一堂“细节课”。
出门要打扮得体,直播更要注重形象。
我选一件黑色T恤,虽非名牌,但严谨庄重。
出镜时,坐姿端正、面带笑容展现亲和力。
提前试镜才发现,背景画面杂乱无章。
这些平时并未引起我的重视,因为图方便,书籍堆放杂乱,这样的不雅观亮相示人,必会让人对我有“不拘小节”之感 。
开播还有30分钟了,我快速整理清爽。
这些习以为常的“乱”正是内心不平静地呈现。
常听老师说:向内扎根,向上生长。这个“内”高深的大道理,而是从细节处觉察改变。
生活就是由无数个细微点组成,这个不在意,那个无所谓,改变成了空谈。
与其向外求,不如做好每一个细节,比如物件用后归放原处,工作台面摆放有序,做事有始有终,日积月累地规范,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已。

03、直播形式决定直播效果
策划直播时,我决定借鉴和效仿皮特老师邀请嘉宾连麦的方式,以回答提问讲解写作方法。
此次直播主题:如何解决写作无内容可写的难题。
我从身边的人群里筛选,根据主题找到三位适合的嘉宾。
珍姐,一位资深编辑,从事多年媒体工作,对文字的理解有更高的建树。
黑褀,一位热爱写作并践行一年之久的专业销售带队人。
珊珊,一位热爱画画的文雅姑娘,在写作中正遇困惑。
三位嘉宾是不同领域的优秀奋斗者,共同点是热爱写作。
直播间里,他们用自己的故事,传递终身学习的理念。
接受邀请后,他们很用心地配合我,多次主动与我沟通,全心助力直播成功。
讲明主题后,我让他们放松下来,如平常对话一样,只是这次要替更多的写作者发声。
目的明确,他们能发挥更自然,说出自己的真实经历,更直观地帮助直播间的小伙伴。

04、一次直播解决一个问题
关于写作,我一开口总会有说不完的话题,但是一场 2小时的直播不能什么都讲,能说清楚一个主题,解决一个问题,就有价值。
要解决“没内容可写作”的这个普遍问题,我做了充分的准备。
从书籍中找到方法,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,理论加实践,启发写作者们。
问题又来了,我要如何将一个枯燥的话题,转换得更有趣,大家都愿意去尝试的呢?
这的确考验我,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别人花时间不是听我讲理论的,他们更缺乏的是有效方法。
我梳理初学写作时,自已解决没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,从三个方面来解说。
直播结束后,有小伙伴联系我,咨询写复盘的方法、不会搭框架的问题等等。
我与他们一对一交流,他们都很有收获,我鼓励他们动手写,遇到问题可以与我再沟通,他们竟然开心地像个孩子。
写作的灵魂就是主题明确,直播亦如此,只有主题明确才好精准解决问题,相比概述或者理论更有效果。

05、做事中不断迭代
什么是迭代?
给大家一个接地气的定义:你想去远方,但是你不可能一步迈过去;想去山顶,也不可能一步登上去。你需要无数步,每一步都可被称为迭代。
每一次迭代都可以是下一次迭代 的初始值,一步步逼近目标。
迭代有效的方式就是及时复盘。
直播结束我又接着解答提问,体力上虽然有感疲惫,但我还是决定当晚梳理复盘,直到深夜完成后才安心去休息。
只有做了才能发现问题,而问题落于书面,才有可能被解决。
比如,直播中我发现:
自已对时间的掌控度还待于提升;
讲述方法的形式还可以丰富生动些。
基于这两点,我会找出解决的办法,在下次直播中加以改进。
人生犹如一场马拉松,起点不决定终点,用迭代思维持续优化。
做事并不是一锤定音,开局也不决定终局,用迭代思维持续迭代质量。
迭代,是为了更好地完善结果,努力做好每一件当下的事情,习惯复盘,争取每次都有进步,哪怕只进步一点点,也是实战中自已独到的经验。
行动起来,让自已离开舒适区,不断调整“天花板”的高度,精进中提升自已。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ummeng.org/18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