赞美枇杷发朋友圈简短文字,赞美枇杷发朋友圈简短文字怎么写?

赞美枇杷发朋友圈简短文字,赞美枇杷发朋友圈简短文字怎么写?

细雨茸茸湿楝花,南风树树熟枇杷;

徐行不记山深浅,一路莺啼送到家。

杨基《天平山中》

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,在南风的吹拂下,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。顺着山路慢慢地走,竟不知路途远近,沿路的黄莺叫着把我送到家。

春日已近尾声,夏天又将来临,枝头已少见红花,绿叶占据了大片山林,而那浓密的绿荫,隐藏着的还有饱满的果实:红色的新桃,青色的翠李,以及金黄的枇杷。有的甚至已赶超枝叶,为满园的绿荫,添一抹别样的色彩;为远行的路人,送上一份清甜,以解干渴。

近来,小城春雨连连,仿佛立于窗前,就已听到了山中雨打枇杷的声音。有人冒着大雨采摘枇把,全然不顾被雨淋湿的衣襟,只想趁着雨中无人,将果子摘尽。

赞美枇杷发朋友圈简短文字,赞美枇杷发朋友圈简短文字怎么写?

人越年长,越会怀想年少时光,尤其从大山出来的人,更加思念深重。那些纯朴的时光,无忧无虑的快乐,是金钱永远无法赎回的。我们更倾向于以另一种不太光彩的方式重温旧梦。以为那样,就可以回到当初,殊不知,反而增添了更多的思念。连同以后的回忆,一起怀揣。

犹忆当年快乐事,相逢又恐睡梦中。

不知何时起,喜欢上了这春日的雨,以及那雨中的相思。仿佛,春日的雨,总要添上一份闲愁,方才有那诗中意境,词间婉约。我知道,这当然只是我的一厢情愿,与春雨无关。春雨无情,又岂会无端为谁填词作曲,以遣时光?是我生性多愁,常在雨中怀想往事,日子久了,免不了伤春之意

赞美枇杷发朋友圈简短文字,赞美枇杷发朋友圈简短文字怎么写?

这是一幅雨中归家图。诗人自山间归来,细雨蒙蒙,打湿了淡紫色的棟花。小径两边的草丛里,枇杷树上挂着饱满剔透的果实,在南风的吹拂下,渐渐成熟。诗人就在这春风清凉,雨滴青翠的景象中,沿着山路徐徐而行,不知道走了多远?只听得两耳莺啼,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。诗风纤细清丽,意境天成,物我两忘。使人读罢,一下子想起往昔时光,以及对往昔纯朴年华的追忆。

身处闹市,车水马龙,人心匆匆,再难拥有少年的纯朴,故而诗中片刻的宁静,都会使我们倍加珍惜。其实,那些纯朴的旧物与岁月一直都在,安静地藏于角落,不与喧闹,不幕繁华,只有当世人的心也平静下来,方能再次重逢。

赞美枇杷发朋友圈简短文字,赞美枇杷发朋友圈简短文字怎么写?

诗题曰:《天平山中》 。天平山,古称吴中,隶属苏州市。吴中名胜众多,天平山便是其中之一,林木秀润,奇石纵横。诗人虽生于嘉州(今四川乐山) ,却因其大父仕江左,遂家居吴中。元朝末期,为避乱世,又隐居于此,此诗便作于隐居期间。所以,山中的一草一木,一山一石,于他而言甚是熟悉。

他与高启、张羽、徐贲,被称为“吴中四杰”,以比拟“初唐四杰”。然而,“吴中四杰”的光芒,显然低于“初唐四杰”。杨基虽被时人胜赞为“五言射雕手”,终未能摆脱元诗靡丽纤细的风习,一开先河。

故乡,对每个人来说,皆是意义非凡。无论我们走得多远,又或历经多少时光,它永是我们内心深处最为熟悉的地方。即便很多年不曾归去,只要有人无意提起,就会滔滔不绝地将往事说个不停。他说,徐行不记山深浅,一路莺啼送到家。可见他对天平山早已烂熟于心,否则断然不可能不知不觉地就伴随着阵阵莺啼到了家门口。也唯有最熟悉的地方,才能做到物我而忘,从起点,经过漫长的路途,又回到最初的地方。宛若儿时那条上学的路,即便天色已晚,只有微弱的月光,也走得淡定从容,游刃有余。

赞美枇杷发朋友圈简短文字,赞美枇杷发朋友圈简短文字怎么写?

三四月的吴中,楝花微紫,春雨绵绵,像极了月五的小城。这没日没夜的雨虽然恼人,却也多了一份湿润与青翠。让那颗在阳光下急于奔忙的心,终于有了时间休憩,找回自我;让那些尘封的往事,有了冲泡回味的良机;也让一草一木,以及干瘪的果实,变得光泽饱满。若屋中待倦了,也可撑一把伞林中漫步,看翠绿欲滴的枝叶,听沙沙作响的雨丝,不问去路,不寻归途。

我以为,春日下的山林最富生机,春雨下的景物最具禅意。雨丝洗尽尘埃,让一切回归本原,再不必带着厚厚的面具艰苦跋涉。雨中的一切,显得那么朴素那么真,仿佛从未沾染过一滴尘埃。

我虽早已离开大山,但山中草木,一直在我心中繁茂生长;我虽已不在江南,但江南的雕花木窗,青烟小楼,一直在我心间安然寄居。

就这样,趁这雨季,撑一把思念的伞,漫步雨中,于园中小径去往儿时的大山,采摘被南风吹熟的枇杷。又伴随阵阵莺啼,悄然返回江南,重游被春雨淋湿的西子湖畔,饮那湖中水,品那杯中茶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ummeng.org/22637.html